從家庭出發的土地倫理

您在這裡

作者
陳慈美/生態關懷者協會秘書長

 

每個人都有資格去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

然後才能聽到別人的聲音,乃至地球的哭泣。

      ~ 卡爾安東尼(Carl Anthony)~

 

召喚(calling)就是你最深情的喜悅

與世界最深切的需要交會之處,

這交會處有一個精彩的故事。          

~ 布赫納(Frederick Buechner)~

 

兩個辛苦的女人

孩子們小時候婆婆和我們一起住,婆媳關係相當緊張。有位資深的社運界朋友告訴我:問題出在兩個女人要爭主導權。我完全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我看到的明明只是兩個辛苦的女人哪!

婆婆是個慈祥慇勤的傳統長輩,我的個性應該也不至於太叛逆強勢,因此,我對婆媳關係緊張的解讀是:由於整個社會急劇變遷所帶來價值觀的混淆,造成許多前所未有的困境,讓兩個辛苦的女人疲於應付!

經由生態思想的啟蒙,我慢慢釐清現代社會運作的脈絡。於是,我嘗試站在比較遠的距離看自己的處境,也學習去了解所有衝突背後的真正原因,終於能夠懂得體諒婆婆的失落和自己的無奈,婆媳關係也就愈來愈好。

土地倫理的啟示

李奧波(Aldo Leopold, 1887-1948)因提倡「土地倫理」而被稱為「生態保育之父」,但是,身為四個稚齡兒女的全職媽媽,我看到的「土地倫理」是一種具整全視野(holistic view)的生活觀,不只是保育理論,它指引我邁向健康的願景,建立簡樸的態度,更帶入「傳承文化、延續歷史」的社會使命。

A. 健康的願景

李奧波在一篇沒有出版的序文中提到:「在我有生之年,土地所遭受的破壞或傷害,遠超過歷史上任何時代。身為保育行列野外工作者,我親眼目睹這個過程,並針對當中許多案例從事測量與研究。」他呼籲他的國人:「為了文化的傳承和歷史的延續,我們必須維護土地健康運作的機能。」

與李奧波同時代的美國水利專家羅得米克(W. C. Lowdermilk, 1888-1974)研究報告《土地利用七千年》中指出:「土地上記載著人類生活的史蹟,懂得土地語文的人,可以從殘留的痕跡中,讀出一個民族或是一種文化盛衰興亡的經過。--土地不同於有經濟價值的其他商品.如果土壤遭了破壞,自由選擇的機會根本不存在,只是把災難與危機留給後代。」

令李奧波不解的是:「對土地的知識及善待土地的意願不斷成長的同時,濫用土地的情況卻一再惡化,這個矛盾的事實深深地困擾著我,同時也困擾著許多用心在思想的市民。為什麼?因為,我們認為土地是經濟資源,而科學則為幫助我們從土地中抽取更大更好的生活時所使用的工具。」

他進一步指出科學的目標:「科學應該具有遠比提昇生活水準更高的目標。科學上的發現可以讓我們的驚訝感得到飽足,這遠比更厚的牛排或更大的浴缸還重要。」他強調:「健康的有機個體(土地或身體)就是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這種對科學本質的認識與全方位的健康願景,正是愈來愈不健康的台灣社會目前最欠缺的公民素養!

B. 簡樸的態度

李奧波在《砂地郡曆誌》(A Sand County Almanac, 另譯《沙郡年記》)書中,一再痛批美國社會裡低俗的商業文化、物質主義、以及隨流循俗的觀念:「我們這個巴比特式(Babbittry)的社會,對每樣東西都要求愈大愈好,如今像一個患有失心症的病人,一心只想到『經濟成長』的健康,卻失去保持健康的能力。」

巴比特(Babbitt)如同莎翁筆下的夏洛克(Shylock)一樣,為低級、庸俗、夸夸其談的商人、市儈的代名詞。其出處乃美國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路易士一九二二年的作品《巴比特》。書中主角巴比特是美國中西部澤尼斯市一位自滿而崇尚物質的典型中產階級,以「追求廣告所描繪的生活方式」為成功的標記。這一類型的人物,主宰著當時美國的商業、教育、藝術、道德各領域,儼然是「美國的統治者」。

這些描述,像極了今天的台灣社會,我們的許多社會問題,正是因這種極度扭曲的價值觀──追求時尚、新鮮享受、用完就丟──而一再惡化。我完全贊成李奧波的忠告:「這時候,沒有一件事比這更有益健康,那就是:對於過多的物質享受要有一點健全的厭惡。」

將土地倫理放在年輕人手中

李奧波鼓勵讀者要學習「像山一樣的思考」(Thinking Like a Mountain),這句話也一直是國內外許多保育人士的座右銘,我也不例外。但是,接觸到原住民豐富多彩、深邃寬廣的山林經驗之後,我深深體會到:原住民的山不只會思考!

這樣的體會,讓我開始重新學習屬於台灣的土地倫理,印證了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Holmes Rolston, III)所強調的重要原則:「環境倫理的前題在於對鄉土的認同感,因為,我們要在自己的鄉土具體展現生命。」

「對於土地倫理的演進最嚴重的障礙就是:我們整個教育制度和經濟制度,完全與土地意識背道而馳。」李奧波這句話完全適用於台灣社會現況!他兒子魯納(Luna B. Leopold)也給我們很好的提示:「在與破壞大自然的行為對抗時,有比將這為『土地倫理』所作強而有力的呼籲放在年輕人的手中更好的方法嗎?」

期待海風吹起的時刻

二十年來,土地倫理幫助我走出自己家庭生活中的困境,也讓我在參與生態關懷過程遇到困難時,能夠看到問題的根源,不至於被表象誤導而輕易放棄,但務要量力而為,並堅持只做正面的事。

這個過程,與永續發展先知舒馬赫(E. F. Schumacher, 1911-1977)的經驗不謀而合,在《善事》(Good Work)書中,他說:「最大的作為,便是首先要真正搞清楚自己所處的狀況,然後,建立起面對這種狀況所須要的信念、決心,以及讓別人能夠去了解這種狀況的說服力。」他的心境更成為我的激勵:「我從不喪氣。雖然我無法鼓動風浪,推動我們所搭乘的這條船,讓它駛進更好的世界,但我至少可以揚起帆,因此,當海風吹起,我便能夠乘風破浪啟航。」

至今,我仍然和許多關心人文生態教育推廣的伙伴,繼續為迎接乘風破浪啟航的壯舉作準備,並願意和大家一起期待海風吹起的時刻!

附記:

關心青少年生命教育

台灣環保團體常感慨:許多環保相關活動,參加的都是圈內人,就好像牧師對牧師講道一樣,走不出原有的圈子。六月中旬,在「2011良質教育研討會」中,首次聽到「甘特寓言故事」理念介紹和教案設計分享。於是,生態關懷者協會立即決定要把這套優質的環境教育教材,介紹給更多關心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朋友,因為這套書不只是傳遞環保觀念,它應該是我們裝備未來世代所需具備的公民素養教材。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甘特寓言故事可參閱部落格 https://gunterfable.blogspot.com/

 

 

環教資訊類別
相關的行動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