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天主教信徒與廢核

2013/04/12 09:52
685次瀏覽 ・ 50次分享 ・ 2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文/中台灣廢核行動聯盟「宗教廢核團」
召集人彭以凡神父(2013/4/12)

一、從天主教信仰而言,為何要反對核子發電廠呢? 廢核後台灣就能有足夠電力供家庭和工廠使用,不會阻擾台灣經濟發展嗎?是否有替代品呢?
       天主創造宇宙萬物,盼人善盡管理之責,但核災却具毀滅性,影響後代子孫甚鉅。台灣核電廠的興建不純粹為了用電,早期是為了發展核武而發展核電,核電的興建亦牽扯錯綜複雜的利益勾結問題,它已不是單純的用電問題。核電如同來自地獄魔鬼的技術,站在世代正義、道德情操的立場,身為天主教信徒理應挺身反核。
       廢核不會缺電,核電僅占12~16%,台灣夏季尖峰用電期間,全國尚餘20.6% 的發電容量未使用,離峰時(冬天夜間),更超過40%以上。現今國內產業大多屬高耗電的產業,台灣應發展永續的產業政策,鼓勵節電;核電替代方案並非沒有,而是為與不為的問題,充沛的陽光是天主的恩典,我們應善用它(陽光),而非使用魔鬼般的核電。

二、廢除台灣所有核電廠後,若台灣再度發生大地震時,也是有巨大災難發生,如今,在台灣「反核」已是政治問題? 天主教教友如面對何這項廢核問題呢??
       地震與核災是截然不同的災難,前者受災者的社會關係、謀生能力、生存環境…皆尚存,但後者則無,核災具不可逆性,其所造成的是數百萬人長時間逃離原來的生活環境,此將造成國家社會、經濟的崩解,天主是愛,天主愛人,若欲避免這樣的災難,唯有廢核。
       常有人說他對「核能」的態度為中立,什麼是理性?什麼是中立?理性是將一件事情的利弊得失,放在天秤二端上秤,若弊大於利,則會做出果決的判斷,但若明明是弊大於利,却還表示中立,這是蒙蔽良心的作為,亦如同默許助長惡人繼續為惡。
       「反核」是超越黨派、地域、族群、宗教的議題,是善的展現,是良知的最後底線,身為天主的子民,我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用愛的實際行動,來愛我們的土地、愛我們的子孫。

三、您以神職人員參加反核的社會運動經驗,有何感受? 台灣天主教會和信徒參加社會運動不多,原因何在?
       聖經中,許多章節皆可看出耶穌即為「社會運動者」,耶穌的精神,是以愛的方式推動社會改革,其希望鰥寡孤離皆有所養,人們皆能彼此相愛。現今參與社會運動,即是以行動具體實踐「基督精神」,倡議愛與善的價值,這就是基督,這就是傳道。
       台灣天主教會和信徒參加社會運動不多,主因台灣過去白色恐怖的陰霾仍然存在,但經過這十幾年來,社會各界推動民主化的努力,我相信會有愈來愈多的天主教信徒以更具體的方式,參與社會運動,推動社會改革;透過堅定的信仰,我相信愛是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愛的社會運動,亦是實踐基督精神最直接的方式;祈天主保佑台灣,祈天主給予執政者大智慧,來化解社會對立與紛爭,並創造愛與和諧的新境界。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

・ 2013/04/12 10:35

先說一下,我挺核,不挺核四
核能是相對好用很多的能源,但是要非常嚴格的確保人類安全,我們才該使用

而這篇文章中的核心思想:核能是魔鬼的東西,而人類有權去管理好他。我支持後面半句,反對前面半句。

(創)1:28 上帝賜福給他們,說:「要生養眾多,使你們的後代遍滿世界,控制大地。我要你們管理魚類、鳥類,和所有的動物。」

由此可知人類的確有管理地球萬物的權柄
(當然現在的環境道德更偏向其他想法,不再以人類為中心)
但是毀滅性的東西就是惡魔的東西嗎?

(創) 19:24 當時耶和華將硫磺與火、從天上耶和華那裡、降與所多瑪和蛾摩拉、
19:25 把那些城、和全平原、並城裡所有的居民、連地上生長的、都毀滅了

當這些沒有把聖經讀熟的傢伙,欲將「核能」灌上「魔鬼」之名時,也等同暗指跟核能有相同"功能/能力",足以毀滅城市、居民、生長萬物的 耶和華 認為是惡魔了!

耶和華擁有毀滅都市的力量,同樣的核能也行
耶和華擁有醫治人的力量,同樣的核能現在也用於醫療用途
好與壞,都是看我們人類如何運用管理

好笑的是:這幾句話同出於 創世紀 這一篇章
沒錯,其實聖經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許多事情的好與壞都是一體兩面

我再次強調,我挺核,反核四,因為我接收到的訊息會認為核四安全性嚴重不足,但核能的確是保護環境的不錯的能用用途,相對乾淨許多

・ 2013/04/12 21:15

就新聞內容有以下幾點,提出不同看法:

1.核電廠「不會」產生大規模毀滅性的災害
核電廠燃料的濃度只有3%-4%,核武器用的原料濃度要95%以上。兩者就像「啤酒與純酒精」的濃度對比一樣。核武,更有許多是用與核電燃料截然不同的東西(鈽)。毒性及強度也高出許多。
並不是碰到「核」就好像會像原子彈爆炸,這樣的理解,就像把汽柴油車聯想成煉油廠爆炸一樣。兩者差很遠。

2.核電也是上天與人類智慧的產物
要環保,就要減少CO2,眼前發電,最不產生二氧化碳、電又夠用的方式,就是核能發電。(比起台中電廠不知少了多少二氧化碳和PM2.5)

3.注重安全的核電廠,是目前較好的選項
日本的福島,已經看出來,有值得改進的地方。這樣的過程,
正好可以給台灣的核電廠檢視自己的機會。如果因為這樣就停建核四,就好像有外國有一輛車人為疏失肇事,就把我國的車停駛或停止製造一樣。

而且別忘了,這輛車可是花了大家近三千億,卻一次都還沒替我們服務過。
我們,有這麼有錢嗎?